該來的還是來了,楊瀚森被下放並非全是壞事,周琦小老弟就是例子
自打進入常規賽以來,楊瀚森在開拓者獲得的出場機會就寥寥無幾,再加上他在場上確實適應不了比賽強度,場下又深陷各種節奏和批評聲,和夏季聯賽、季前賽的輿論風評相比,簡直天上地下兩個極端。開拓者對陣掘金一役,隨著羅威的回歸,小楊更是沒能撈到哪怕1分鍾的上場時間。明眼人都知道,開拓者如今有多達4名中鋒,正常輪換哪裏輪得到楊瀚森?這僅僅隻是小楊被DNP的開始,該來的還是來了。果不其然,開拓者官宣了將下放今年16號秀楊瀚森至發展聯盟下屬球隊撕裂之城混音隊的消息,小楊將跟隨混音隊進行例行訓練。

其實,楊瀚森被下放到發展聯盟,原本一點都不用感到意外,畢竟他參加選秀時,還沒做到真正統治CBA的內線,在他身上,球探們看到的更多是潛力,而非即戰力,所以無法適應NBA常規賽的強度,需要“打怪升級”再正常不過了。無非就是選秀大會上,小楊意外被撕裂之城於16順位選中,再加上夏季聯賽、季前賽的靈光乍現,給了大家不切實際的想象空間。如今隻不過是讓事情回到原本的軌道而已,就像公牛選中的12號秀艾森格,一分鍾常規賽都沒打,也要被下放到發展聯盟了,相比之下,楊瀚森還算幸運的,畢竟還感受了下NBA正賽的氛圍。

話說回來,楊瀚森被下放,並非全是壞事。小楊漂洋過海來到代表這個星球籃球水平最高的殿堂打拚,並不是為了當飲水機管理員的,是希望和高水平的對手過招,在實戰中成長。與其在NBA球隊枯坐板凳,倒不如在發展聯盟獲得更多上場的機會,積累施展的經驗,別看名叫“發展聯盟”,那也是針對NBA而言的,聯盟實力相較CBA聯賽還是高出幾個檔次的,隻要小楊能站穩腳跟,在這種級別的比賽中打拚,對他的成長自然是大有裨益。
而且,楊瀚森此去混音隊“練級”,也不用對他的前景太過悲觀。部分球迷覺得,發展聯盟的球員都希望證明自己、渴望爭取一張NBA入場券,所以會不太考慮團隊配合,更多考慮自身表現,所以,擁有大量球權的後衛會比較吃香,像小楊這種不爭不搶的性格會很吃虧。其實啊,這點還真不用擔心,周琦當年在火箭打拚時期的“小老弟”哈爾滕施泰因就是一個正麵的例子。

比周琦晚一年被選中、同為43號秀的哈滕,當年和周琦做過室友,起點比“大魔王”還低,但他每次被下放到發展聯盟時,都不會怨天尤人,反而會用炸裂的數據欄證明自己,哈滕當時在毒蛇隊,常年拿到30+得分的大號兩雙數據,證明自己的實力根本不屬於發展聯盟。在毒蛇隊奪冠的那個賽季,哈滕更是以場均27.3分15.3籃板的成績單當選最終的FMVP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哈爾滕施泰因的表現終於征服了挑剔的NBA總經理們,他在紐約拿到了800萬的年薪,在雷霆更是拿到了3年8700萬的大合同,並隨隊拿到了總冠軍戒指,可謂絕對的人生贏家。

所以啊,楊瀚森此番前去發展聯盟,要擺正心態,要明白事在人為的道理。如果就這麽意誌消沉下去,可能就這麽碌碌無為地泯然眾人矣;相反,和哈滕一樣,有一顆永不服輸的心,在混音隊能完成沉澱,打出碾壓對手的表現,那麽重回NBA、贏得主教練信任,也是指日可待。








